极度严寒天气导致蒙古国超10%牲畜死亡,损失数量或升至1490万头

zz79f12

时间 2024年6月13日 预览 14

转载:https://new.qq.com/rain/a/20240612A0ARPJ00

2024-06-13 09:58·观察者网·发布于上海

据美联社6月12日报道,截至今年5月2日,蒙古国全境有超过710万头牲畜在被称为“杜兹”(dzud,蒙古语中意为灾难)的极度严寒天气中死亡,这一数字超过了该国牲畜存栏总量的十分之一,危及牧民的生计和他们世代生存的方式。
由于常年干旱,加上冬季严重雪灾,在气候变化之际,蒙古国的“杜兹”近年来变得更加严重和频繁。
蒙古国政府去年底的畜牧业普查数据显示,该国牲畜存栏量约为6470万头。蒙古国副总理阿玛尔赛汗4月表示,牲畜死亡总数可能会上升至1490万头。
当地时间2024年2月22日,蒙古国,寒冷的天气里,一只狗在死去的绵羊和山羊旁边嚎叫。(视觉中国)
牲畜是牧民的重要财产,畜牧业是蒙古国支柱性产业,国民经济的基础,牧民传统文化也是该国文化的核心。畜牧业产值占蒙古国农牧业总产值的80%,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(GDP)的11%。
据世界卫生组织(WHO)介绍,“杜兹”发生时,气温会降至零下30°C或更低,伴有强风、大雪和冰灾。2023-2024年冬季,蒙古国的降雪量创下了49年来的最高纪录。最严重时,蒙古国全境90%的土地被厚厚的积雪覆盖。
美联社称,许多牲畜在春季即分娩季节死亡,尤其是营养不良的雌性牲畜及其刚出生的幼崽,难以扛住持续极端天气。无法穿透的冰雪覆盖着广阔的草原,这些牲畜吃不到草。
而一年中其他时候的干旱,意味着牲畜们没有足够的饲料为过冬积蓄力量。
(蒙古国家通讯社Montsame)
过去,“杜兹”大约每十年发生一次,但由于气候变化,它变得更加严重和频繁。今年的“杜兹”,是过去十年中的第六次,也是最严重的一次。
美联社援引蒙古国家通讯社Montsame5月2日的报道称,极端天气导致牲畜死亡数量飙升,截至今年2月,有210万头牛、绵羊和山羊死亡;截至5月,这一数字上升到710万头。
蒙古国紧急情况总局网站发文称,4月22-29日,有关部门组织销毁和掩埋了560万具牲畜尸体,计划5月前完成所有死亡牲畜的销毁工作。
(蒙古国紧急情况总局网站)
据蒙古国家通讯社4月18日报道,蒙古国副总理阿玛尔赛汗表示,牲畜死亡总数可能会上升至1490万头,占该国牲畜总量的23%。
美联社称,畜牧业对于蒙古国330万人口来说至关重要,蒙古国宪法将该国近6500万头牲畜列为“国家财富”。
亚洲开发银行(ADB)数据显示,畜牧业及其产品是蒙古国第二大出口产品,仅次于采矿业。
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国际联合会(IFRC)东亚地区代表处主任奥嘉(Olga Dzhumaeva)表示:“牲畜的损失对经济稳定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打击,并加剧了当地人本已悲惨的处境。”
与此同时,国际援助“远远不足”,奥嘉称,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国际联合会3月中旬发起的一项援助活动迄今没有完成600万美元的援助目标,连目标的20%都没达到。她说,为应对乌克兰和加沙地带等危机而造成的预算紧张是一个因素,但影响有限。
美联社称,蒙古国既需要援助,也需要通过优化天气预报和制止过度放牧来适应暴风雪。同时,牧民需要实现收入多样化,以帮助缓解牲畜损失造成的影响。
早在2012年,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就指出,蒙古国的驯鹿牧民及其赖以为生的森林家园正因为非法采矿、伐木、水源污染、气候变化和旅游业开发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向蒙古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策略,包括增加游牧民管理的驯鹿数量,密切监督土地使用的变化,支持牧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塔伊加森林的可持续开发。
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,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。
Copyright2023小老板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