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专女生姜萍引发的教育焦虑,没那么容易破局

zzfffad

时间 2024年6月18日 预览 6

转载:https://www.toutiao.com/article/7381727721816195624/

原创 2024-06-18 14:36·冰川思想库

要改变教育竞争的社会偏好,就教育谈教育基本无效,就观念谈观念更无效,因为不同工作之间的收入差距就放在那里。


撰文丨张明扬


高考结束一周多了,但我们这一生很难走出高考。


在这段时间的舆论场上,关于教育焦虑的新闻蝉联往复,闻者忧思难忘:研究生就业难于本科生、斯坦福博士报考乡镇公务员、张雪峰高考志愿服务费动辄一两万、中专女生拿下全球数学竞赛预赛第12名……


最新的一则消息是,厦门大学一位40多岁的保安,拿到法学学士5年后,仍做着保安的工作。


事了拂衣去,深藏功与名。


这是国家当下最需要的“反卷”新闻。



01


2012年,44岁的周德新来到厦大当保安,入校后第二年报考参加成人高等教育,靠着晚上夜班,白天蹭课,5年通过40多门考试拿下法学学士学位;2019年,周德新获得“感动厦门十大人物”,他的颁奖词写道:“只要你知道去哪儿,全世界都为你让路。”


周德新的高光时刻并没有维持太久,很快一切归于沉寂,直到这两天《农民日报》又发了一篇文章:《一名保安获得法学学士后》。


本周一(6月17日),周德新在微博上回应:


不管身处何地,做什么工作,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的梦想。


周德新这话说得特别好,是我在这两年最喜欢的“反卷”言论。


身处这个教育竞争趋于白热化的大环境,很多人应该像我一样,每天耳濡目染的都是各种卷教育卷就业的消息,也因此尤其需要周德新这样的“精神按摩”。


学历不重要,就业岗位也不重要,悠悠万事,梦想最大。


中专女生获奖一事,之所以成为现象级新闻,在我看来,除了群众喜欢“奇迹”之外,同样也因为此事提供了“反卷”的情绪价值。


中国家长最怕什么?

热门广告热门广告
广告图
Copyright2023小老板科技